时间:2012-12-10 来源:青海省法学会 责任编辑:
2012年,青海省法学会在中国法学会指导下,在青海省委政法委的领导和青海省司法厅的直接管理下,以中国法学会《关于加强会员队伍建设的意见》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全省工作大局和省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团结带领全省法学、法律工作者,积极组织推动会员参与法学研究、法律实践和法学交流,会员管理工作有了新起色,受到了省委政法委和省司法厅的充分肯定。
一、强化理论学习,把握队伍建设的政治方向
通过召开会员联络组会议、下发文件、网上开辟学习专栏等多种形式组织机关工作人员、会员单位及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中国法学会关于地方法学会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会议》和省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及省委一系列决策部署等,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理清了工作思路,明确了发展目标,强化了工作落实,为我省法学研究和法学会各项工作带好头起好步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
二、积极稳妥发展会员,提高会员的整体素质
青海省法学会始终把会员发展作为法学会的基础工作,按照“个人申请、单位推荐、会机关审核”和“坚持标准、积极发展、合理布局、改善结构”的原则,积极稳妥发展会员,2012年新增个人会员6人,团体会员1家。截至目前,我省共有个人会员733人,团体会员16个。在个人会员中,教授由19人变为21人,副教授由48人变为49人,博士学位的3人变为5人,硕士学位的有由45人变为47人,会员结构进一步改善,知识层次进一步提高。
三、掌握会员信息状况,规范会员管理工作
一是今年7月,对在青的733名中国法学会个人会员完成了证件颁发工作,使每一名会员都有了会员的身份证明。
二是根据档案,加强对会员的静态管理。借助中国法学会“会员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对新增会员及时建立电子档案和纸制档案,会员管理工作水平稳中有升。
三是通过会员联络组,实现对会员的动态管理。不断加强会员联络组建设,充分发挥会员联络组在联系、管理会员中的作用,通过会员联络组完成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任务,实现会员管理工作的全方位覆盖,工作基础进一步得到夯实。
四、打造优秀法学家品牌,培养激励法学法律人才健康成长
2012年7月4日,第二届“青海省优秀法学家”表彰活动在西宁隆重举行。省委副书记、省委政法委书记王建军亲自为第二届“青海省优秀法学家”王立明、王佐龙、朱雅频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金并作重要讲话。“优秀法学家”的表彰活动,极大地激发了我省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恪尽操守,潜心法学研究的积极性,对培养和激励我省法学法律人才健康成长,促使优秀法学法律人才脱颖而出起到了助推作用。
五、积极解决研究经费,资助法学研究成果
设法克服法学研究经费的困难,积极解决研究经费,对优秀法学研究成果予以资助。本年度对王作全翻译的《公司法入门》和张立群《青海世居少数民族法律素质调查研究》分别给予5000元和3000元的自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潜心法学研究和著书立说的积极性。
六、搭建交流平台,调动会员参与青海民主法制建设的积极性
通过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引导和组织广大会员围绕党委政府关心,人民群众关注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学研究,既增强了法学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也充分调动了广大会员参与各种形式法学交流活动的积极性,法学研究整体水平有所提高并取得了一批具有青海地方特色的法学研究成果。
1、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大局设立法学研究课题。坚持“立足青海、研究青海、服务青海”的原则,紧紧围绕青海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改善民生、保护生态、“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等党委政府关心、人民群众关注的重点问题设立立项研究课题23项,11月底结项。
2、通过各类论坛和理论研讨会展示法学研究成果。一是积极组织会员参加第七届“中国·西部法治论坛”活动,本次论坛共评出获奖论文179篇。我省有14篇论文获奖,其中,一等奖2篇,二等奖3篇,三等奖4篇,优秀奖5篇。我会特邀研究员、第二届青海省优秀法学家、青海省检察院海东分院副检察长王佐龙作了以《西部少数民族文化权利若干问题研究》为题的大会交流发言并受到论坛点评专家的充分肯定。二是围绕社会管理创新这一主题,召开了“社会管理创新与民主法治建设”理论研讨会。此次研讨会共征集论文40篇,经省法学会学术委员会隐名评定,有15篇获奖,其中,一等奖2篇,二等奖3篇,三等奖4篇,优秀奖6篇。三是受省委政法委委托,在全省开展了“社会管理创新理论研讨”征文、评审和会务筹备工作,得到了省委政法委好评。有30名法学法律工作者在此次研讨会上获奖,省法学会荣获优秀组织奖。四是积极组织会员参加首届民族区域自治论坛的征文活动,评审推荐7篇论文参加论坛研讨活动。
3、发挥会员职业优势,服务全省法治建设。充分利用法学、法律人才汇集,联系面广等有利条件,发挥会员的职业优势,组织引导和组织会员积极参与立法、司法等实践活动,充分扩大了学会的对外影响力,得到了省人大和省政府等部门的充分肯定。一是5次组织会员认真研讨立法部门送交的法律、法规草案,提出修改建议39条,为我省民主立法、科学立法贡献了智慧。二是借助“双百”法治宣讲平台,提升法学法律专家的社会知名度。王立明、王佐龙、朱雅频等8位专家学者先后亮相“双百”法治宣讲舞台;三是组织会员积极参加第五届“社科普及周”的启动仪式、广场宣传、农村行、进社区等系列活动。这些工作,对在全省在传播法律知识、建设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等方面发挥了有效的作用。
七、做好服务会员工作,提供有效动力支持
加强会员服务工作,省法学会对实用性、针对性较强的研究成果,积极实行成果转化,为法学法律工作者建言献策疏通渠道。一是积极派员出版《西海法学论丛》十四卷,省委副书记、省委政法委书记王建军为其作序。二是编发《法治要报》5期,其中《法治要报》32期(2012年第4期)《从制度层面完善青海循环经济立法》得到了徐福顺副省长的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批示:请省政府法制办阅研。三是编印《青海法学》5期(含1期专刊),刊发会员阶段性研究成果近百篇。四是利用省委政法委全省社会管理创新理论研讨会这个平台,积极展示我省法学法律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取得良好效果。五是更新改版了《青海法学网》。从年初到10月份,对网站进行了2次重大升级改造,优化了栏目设置,完善了信息采集渠道,网站的可视性、学术性、宣传性、实用性得到进一步发挥。
八、免费送发资料,共享法学研究成果
积极推进研究成果资源共享。法学会根据法学研究取得的实际成果和会员的需求,编辑出版法学研究成果。一是根据阶段研究成果和会员的要求增印《青海法学》专刊,加大交流力度;二是公开出版发行的《西海法学论丛》14卷,除向有关部门和作者赠送外,保证每个会员联络组都能拥有一卷;三是协助省委政法委编辑、出版、发行全省社会管理创新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实行法学研究成果的及时转化。
九、开展法治宣讲和法律普及活动,扩大法学会的社会影响力
省法学会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集中力量参与省内重大活动,形成了法制宣传新的工作亮点,在传播法律知识、建设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等方面发挥了有效作用。一是按照中央组织部、宣传部,中央政法委,教育部、司法部,中国法学会《“双百”法治宣讲活动实施意见》和我省的“双百”活动实施方案,先后在黄南、海西、海南、西宁、等州市地和省垣政法系统、省国资委及所属企业、高校举办了16场专题法治报告会,内容涉及《以法治理念推进社会管理》、《推进公正廉洁司法,实现社会公平》、《忠诚、信仰、为民—政法核心价值观的三重视界》、《职务犯罪预防》、《青海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法治保障》、《依法行政贵在于行 》、《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确立和我国的法治现代化》、《法律是青少年必备的精神食粮》、《大力培育法治文化 推进法治州县建设》和新《刑诉法》专题辅导报告,近7000人听取了专题法治讲座;二是组织学会机关工作人员和法学、法律工作者积极参加青海省第五届“社科普及周”系列活动,在普及法学法律知识的同时扩大法学会的社会影响。
十、加强交流合作,推动法学研究和法学会建设工作
2012年法学会积极加强法学研究和交流。一是我会副会长王建荣随中国法学会代表团出访台湾,就台湾的法学研究和法律制度进行学习考察,扩大了对外学术交流的眼界。二是组织会员与来青的江苏省、北京市法学法律界专家学者座谈学习法学研究的先进经验,开阔了我省法学法律工作者的眼界,增长了见识,为我省法学研究科学发展借鉴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