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系统:
用户名: 密码: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位置: 首页 》地方法学会 》综合报道
杭州市法学会2013年工作总结及2014年工作要点

时间:2014-02-07   来源:  责任编辑:

  2013年,市法学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平安建设和法治建设有关精神,按照市委和上级法学会的要求,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有力地推动了全市法学研究事业的繁荣发展,有力推进了依法治市工作,为促进我市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1、出台了法学研究的工作意见。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经过酝酿起草、征求意见、反馈修改等环节,形成了《杭州市法学会关于新时期进一步繁荣法学研究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并在法学会三届二次理事会上审议通过。《意见》从总体要求、重点任务、机制建设、对外交流、队伍建设五个方面,对今后一个时期法学研究重点及如何更好地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

  2、开展课题研究。组织学术委员会对2012年度24个立项课题审核终评,给予结项22个,并对10个优秀课题予以了表彰。确定了2013年度研究重点和立项课题,邀请学术委员对课题进行中期评估,并就如何开展好课题研究进行专业辅导。组织会员积极申报中国法学会、省法学会和市社科联课题研究,鼓励会员积极参加学会课题研究。市法官协会《对杭州市民间借贷、金融纠纷案件高发的调查报告》课题,被杭州市委办公厅评为优秀课题成果并被《人民法院报》、《人民司法》等采用;承担的全省法院重点课题项目《法院审判管理调研报告》发表在《人民法院报》、《法学》等刊物。市检察学会撰写各类调研文章近百篇,承担省级以上调研课题30余项。

  3、举办法学研讨会。充分发挥团体会员等团队作用,市律师协会分别举办和协办了“行政强制法实务研讨会”、“中美律师实务研讨会”、“《〈杭州市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条例〉实施细则》法律问题研讨会”、“促进国际合作·全球管理典范专项研讨会”、“第十届华东律师论坛”等多场研讨会。

  4、服务地方立法和政府决策。为市人大内司工委立法论证会推荐了法学专家;组织多名会员参与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流动人口管理系列课题问卷设置,联系高校法学工作者参与问卷调查;组织专家对《中共杭州市委政法委关于切实防止冤假错案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进行论证、修订;鼓励专业研究会发挥优势开展应用法学研究,其中,教育法学专业研究会组织会员参与了市人大《关于对〈杭州市地方立法技术规范(草案)〉》和市法制办《征求〈浙江省社会救助条例〉(草案)意见》、《征求对〈杭州市市场调节价监督管理若干规定〉意见》研讨,举行杭州市民办中小学校暨教育集团章程法律审查会等,为地方立法和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撑。

  5、转化应用研究成果。将2012年度结项研究课题及换届以来在各项征文中的获奖作品,分别整理汇编予以发放,供相关单位决策参考和相关人员学习借鉴。

  二、服务基层,服务群众

  1、办好学会内刊。进一步明确办刊思路,体现杭州特色,精选稿件质量,把好“学术关”、“政治关”和“方向关”,力求所登文章能使更多读者和会员学以致用、有所启发。全年共编印6期发行近万册,与全国46个省、市法学会进行了交流。在基层法学法律单位和会员中广受好评。

  2、举办专题讲座。认真组织浙江省“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杭州专场,邀请湖南省检察院检察长游劝荣作“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主题报告。积极举办法学讲座,邀请民法学界知名学者王泽鉴教授作《人格权保护—私法上的人格权与宪法上的人格权》讲座。同时,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李步云教授以“法治中国”为主线,围绕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主题作报告。教育法学研究会对教育系统机关干部和校长进行了以学校章程建设为主题的学校制度文化建设讲座,为校长后备干部培训班作了“校园安全体系建设”讲座,为教师作了“校园安全事故处理”、“校园突发应急事件处置”讲座。市律协举办了“当前形势下民商事纠纷处理的热点难点问题”、“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等专题讲座。

  3、开展法律咨询。组织会员参加了“社科普及周”广场法律咨询活动,为群众答疑解惑,提供专业服务。结合平安杭州宣传,市法学会机关人员在江干区采荷街道文体中心广场开展法律咨询,服务社区群众。

  三、服务会员,服务法学法律工作者

  1、组织会员参加征文及研讨会。全年组织和推荐我市会员参加全国性、区域性、全省性的各类征文活动9次,研讨会5次,报送参评论文近200篇,在已出结果的6个征文活动中,荣获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26篇。其中参加中国法学会举办的第八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主题征文活动获二、三等及优秀奖各1篇,“第八届中国法学家论坛” 主题征文活动获优秀奖2篇,“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法治保障”主题征文活动获三等奖5篇、优秀奖2篇等。市法学会的征文组织工作多次受到有关部门表扬,并获得过中国法学会颁发的“优秀组织奖”。

  学会团体会员、专业研究会积极自行组织或参加征文,会员文章屡屡获奖。市律师协会分别举办和协办了“律师实务理论研讨会征文”等近10次征文,会员赵寻律师撰写的《集合票据融资中的法律风险缓释保障机制》论文,获《第十届华东律师论坛》 一等奖;市法官协会组织了“公正司法与行政法实施问题研究”征文,《房屋拆迁引发家庭纠纷案件的情况分析》、《大调解机制下司法调解新路径的探索》等多篇调研报告,被《法治参考》采用,《涉诉信访人群特征分析》的调研成果,得到最高法院副院长景汉朝同志的批示肯定;市检察学会有40余篇论文和专题调研报告,获得省级以上表彰奖励;教育法学研究会组织了“依法治校与教育调解制度建设”的教育法治建设征文。

  2、组织、选派会员参加法学交流。加强与各地的学习交流,拓展对外交流渠道。先后组织、选派会员到沈阳、西安、南昌等地进行法学交流,参加赴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台湾等地考察团交流考察。

  3、加强网站建设。充分发挥杭州市法学会网(www.hzsfxh.com)综合性网络宣传和信息交流平台作用,上传信息资料近千条、上报上级法学会各类信息四十余条。加大了法治宣传力度,提高了杭州法学工作和法学、法律工作者的社会显示度。

  4、建立市法学会QQ工作群。针对会员分布广、组织松散的特点,为方便学会与会员以及会员间的联系沟通,加快信息传送,拓宽交流渠道,建立了市法学会QQ工作群。

  四、完善组织机构,加强学会自身建设

  1、健全学会领导班子。根据市委及政法委等市级机关领导人员的调整情况,召开法学会三届二次常务理事和理事(扩大)会议,及时调整、增补了学会理事会成员26人。

  2、成立学会党组。积极争取省法学会的指导和市委组织部的支持,成立了法学会党组。杭州市委2013年12月20日发文:经十一届市委63次常委会研究决定,建立中共杭州市法学会党组,徐小林兼任中共杭州市法学会党组书记,陈健、杨焕同志兼任中共杭州市法学会党组成员。

  3、建立专家人才库。为更好地发挥专家学者“智囊团”作用,为党和政府工作大局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保障,经过在会员中摸底、联络组及团体会员推荐、秘书长班子审核,最终由学术委员会研究确定,建立了市法学会专家人才库。

  4、建立会员联络组。全面梳理老会员信息,积极发展新会员,截至目前,我市有会员1615名。年初,建立了19个联络组,明确了21名联络组长、联络员,并对他们进行了业务培训。

  5、加强学会规范化建设。根据上级要求和杭州实际,修订完善了《杭州市法学会会议制度》、《杭州市法学会联络员工作管理办法》、《杭州市法学会专业研究会工作规则》、《杭州市法学会学术委员会活动规则》、《研究课题管理规则》、《优秀法学研究成果、优秀法学(法律)工作者与先进集体评选办法》等规章制度,并提交理事会审议通过,使学会工作有章可循,规范高效。

  2013年,市法学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并被杭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评为2013年度市社科联系统先进集体,但与上级法学会和党委的要求及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的期望还有很大距离,主要是:工作思路还不够开阔,工作方式还不够创新,服务大局能力还不够强,法学研究活动开展得还不够多等。在转化应用研究成果、发挥专业研究会作用、加强团体会员管理等方面存在欠缺。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和解决。

  2014年工作要点

  党的十八大和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为政法工作指明了方向,中国法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为法学会明确了任务,根据十八大精神及中央、省政法工作系列精神以及中国法学会部署,明确我市法学会2014年的主要任务是: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根据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法学会的工作部署,按照“繁荣法学研究、服务科学发展、有效回应和解决法治现实问题”的目标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把我市法学会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法学研究

  1、适时召开专题研讨会和专项论证会。以“立足杭州、研究杭州、服务杭州”为核心,以研究成果转化应用为目标,紧紧抓住党委、政府最关心、最紧迫、最需要破解的大事、难事作为研讨主题,选好角度,适时召开专题研讨会和专项论证会。

  2、认真抓好课题研究。认真总结以往课题研究工作经验,听取各方意见建议,从制度和执行环节上进行优化,加强课题研究针对性和指导性,提高课题研究质量。

  3、加大研究成果转化应用力度。进一步拓宽研究成果转化渠道,不定期以动态、专报等形式,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专题研讨会后,组织专家对论文中有真知灼见,针对性、适用性、可操作性强的观点、意见、建议进行提炼,形成专题报告,报领导或有关部门作决策参考,提高成果的转化应用。

  二、主动服务地方法治建设,针对群众关心、社会关注问题开展法治宣传

  1、办好《杭州法学》。广泛征集稿件,提高刊物质量,调整发放范围,满足市民了解法律知识的需求。

  2、开展法制讲座和法律咨询。举行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和专题法学讲座,组织会员开展法律咨询和法治宣讲等活动,为会员、市民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

  3、完善网站管理。及时加载会员研究成果和对会员有用的信息资料,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建设优良法律交流服务平台。

  三、加强对外学术交流,为会员搭建展示平台

  积极开展对外交流,组织、推荐我市会员参加全国性、区域性、全省性的法治论坛、法学活动和有关部门组织的评优活动,为我市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学习他人先进经验的渠道。适时选派会员参加对外法学考察,加强国际、地区间法学交流,扩大我市与境内外法学界的交往与合作。

  四、加强组织建设,发挥三个团体作用

  1、发挥人民团体、群众团体作用,凝聚会员。进一步规范会员管理,创新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能力,壮大会员队伍,扩大法学会的联系面、覆盖面,增强法学会的吸引力、凝聚力。

  2、发挥学术团体作用,用好智囊团。不断完善市法学会专家人才库,在服务中心、服务大局的法学研究、法治宣传活动中,充分发挥智囊团作用,为地方立法和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撑。

  3、进一步加强组织体系建设。健全和完善市法学会组织体系,推动专业研究会和县级法学会建设。发挥现有专业研究会作用,根据形势需要,在有条件的单位,建立新的专业研究会。深入推进区县(市)法学会建设,加强工作联系和督导,推动有条件的区县(市)建立法学会,形成健全、规范、高效的法学研究体系。

  4、进一步提升机关人员素质。倡导高效、廉洁、求实、创新的优良作风,提升机关人员素质,增强组织、推动法学研究的能力,切实履行好统筹、协调、服务、保障职能。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努力把法学会机关建设成为充满生机与活力、规范与高效的工作集体。

全文
搜索

关注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关注
微博

关注官方微博

网络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