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系统:
用户名: 密码:
2024年11月21日 星期四
位置: 首页 》《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与实践》专刊 》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专题报道 》2023年 第36期 09月
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时间:2023-11-22   来源:民主与法制周刊  责任编辑:敖婷婷


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刘 宁


  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首次专章部署全面依法治国工作,首次提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等重大论断。我们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把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与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五个更大”重要要求、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不断深化法治广西建设新实践,以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添砖加瓦、增光添彩。

  

  一、学思践悟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广西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新时代十年法治建设最重要的标志性成果,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领悟其中蕴含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努力探索符合中央要求、体现时代特征、切合广西作为边疆民族地区实际的法治建设途径,着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广西。

  (一)坚决落实党的领导这一推进全面依法治区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①。我们深刻理解把握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推进法治广西建设的最根本保证,健全完善自治区党委领导全面依法治区的制度机制,自治区党委常委会会议多次专题研究部署依法治区工作,定期听取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高级法院、检察院党组工作汇报,推动自治区、市、县党委全面建立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构及办事机构,实现自治区、市、县及其部门、区直机关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全覆盖,采取“一述一评”方式,逐一对述法对象履职情况进行点评,推动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区全过程、各方面。深入贯彻主题教育部署要求,认真做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化、内化、转化工作,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点内容,纳入各级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创新开展“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治宣讲活动,不断推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走深走实。

  (二)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法治广西建设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②。我们深刻理解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人民性,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地方性法规,制定实施乡村振兴促进条例、养老服务条例等法规,积极打造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感”、提升高质量发展“温度”。全区累计建成1.7万多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室),“最多跑一次”公证事项由99项增加到122项,自治区、市、县三级“互联网+监管”事项认领率居全国前列。

  (三)聚焦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大局深化法治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广西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积极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营造公平有序的经济发展法治环境,把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维护少数民族群众合法权益纳入法治化轨道”。我们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区各项工作,紧紧锚定建设壮美广西“1+1+4+3+N”目标任务体系,制定实施法治广西、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一规划两方案”及其分工方案,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平陆运河、环北部湾广西水资源配置工程等事关全区发展的大事要事,出台关于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的决定、关于同意建设平陆运河的决议等,强化制度供给,细化法律服务举措,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广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推进法治广西、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增强全面依法治区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推进,坚持统筹兼顾、把握重点、整体谋划,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把全面依法治区作为系统工程来谋划推动,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推动法治建设各个环节相互配合、协同运转。

  (一)推进法治广西建设。我们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依法执政的部署要求,全面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健全自治区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制定出台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加强自身建设的十条规定,重大事项、重大问题、重大决策、重要文件等都提交自治区党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审议,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推动各地各部门按照法定原则、法定权限、法定程序履职尽责,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推进党领导人大、政府、政协、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制度化法治化,全面提升依法执政能力水平。

  (二)抓好法治政府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法治政府建设是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③。我们积极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全面提升政府治理效能,全区966个基层组织完成“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改革任务,取消、下放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2000多项。严格落实自治区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健全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充分发挥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纠错作用,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六个率先六个全面”的行政复议改革走在全国前列,首个行政复议领域的省级地方标准在广西实施。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推进政务服务流程再造,持续提升“一网通办”“一网统管”能力水平,全区实现220类政务高频事项“跨省通办”,641项实现“掌上可办”,99.9%的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75.1%的事项“一次不用跑”。

  (三)夯实法治社会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治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④。我们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深入推进基层治理“五治融合”,建成127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乡村治理群众满意度排全国前列。深入推进平安广西建设,持续开展“亮剑•靖边”等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涉企违法犯罪活动,推进重大涉稳问题化解,实现50人以上群体性事件“零发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践行“浦江经验”,在梧州率先推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探索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专家会诊、首席把脉、公众参与”的六位一体工作模式,服务重大公共决策论证、重大法律风险防控、重大矛盾纠纷调处、重大信访积案化解,获中国法学会高度肯定并在全国推广。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推动省级领导包案化解信访积案,创建“族老调解”“贝侬调解”机制,深化“老友议事会”“鼓楼议事”“百聊会”“和事佬”等协商自治实践,最大限度把风险隐患消除在未发之时、萌芽之初。

  

  三、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推动法治广西建设各环节相互贯通、相互促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⑤我们坚定不移推进法治领域改革,聚焦解决好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织密法治之网,强化法治合力,推动新时代法治广西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持续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法是善治的前提。”⑥我们坚持党对立法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深入贯彻落实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和自治区十四届人大及其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加强党内法规、人大立法、政府立法计划有机衔接,把好法规规章立项、起草、审查各个环节关口,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拥护。积极回应公共治理所需,加快制定应急救援、防汛减灾、公共卫生安全等方面急需管用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切实以良法促发展、保善治。加强科技创新、文化保护、社会建设、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立法,制定实施科技创新条例、大数据发展条例、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条例、社会信用条例,增列平陆运河保护管理条例和西南岩溶国家公园(广西)条例立法项目,确保地方立法与社会发展步调一致、同频共振。

  (二)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行政执法工作面广量大,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群众,直接关系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法治的信心。”⑦我们持续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着力破解权责交叉、多头执法、乱执法与执法不作为等突出问题,整合减少市县各领域执法机构1200多个。着重加大教育医疗、食品安全、劳动保障等领域执法力度,重点推进文化市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推行柔性执法、阳光执法,切实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与行政执法深度融合,打通执法服务创新的“最后一米”,开展“企业身份码”改革试点成效突出,企业活跃度指数达到72.18%,市场主体的法治获得感更加可见可感可触。

  (三)依靠深化改革促进公正司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一个重要目的是提高司法公信力,让司法真正发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作用。”⑧我们紧紧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一目标,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推进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加快完善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执行权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大力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司法力度,努力解决损害群众权益的突出问题,畅通司法救济渠道,努力让城乡秩序更安宁、群众生活更安乐。

  (四)提升群众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⑨我们坚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全民普法的核心内容,全面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构建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法治宣传教育网络,积极开展国家宪法日活动,深入开展“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持续打造“宪法边疆行”“法治三月三”“多耶普法”“山歌普法行”等特色普法品牌,推动法治文化建设与红色文化、民族文化、非遗文化、传统文化等深度融合,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八桂大地蔚然成风。

  

  四、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不断开创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眼长远,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积法治之势,促进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长期性的制度保障”⑩。当前,广西高质量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我们着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全面依法治区制度机制,更好发挥法治对改革发展稳定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全力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

  (一)集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法治动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越深入越要强调法治,发展环境越复杂越要强调法治。”⑪我们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发展、在发展中完善法治,积极吸纳壮大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调研服务中的经验做法,围绕产业发展所需强化精准立法,推动出台关于促进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柳州市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条例、梧州市六堡茶文化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和法规性决定,以法治护航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财政金融法治建设,强化地方债务监管政策措施,健全完善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问责机制,研究出台自治区政府投资管理办法,制定实施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自治区预算审查监督条例,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把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制定实施自治区投资促进条例、广西提质增效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关于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做好亲商安商工作的意见等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平等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让广大企业家投资放心、创业舒心、发展安心。

  (二)夯实制度型开放的法治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强调:“要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大力发展向海经济,促进中国—东盟开放合作,办好自由贸易试验区,把独特区位优势更好转化为开放发展优势。”我们发挥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的独特优势,坚持中国特色、广西特点与国际规则相衔接,抓住用好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启动建设、RCEP生效实施等重大历史机遇,围绕东博会和峰会“镶钻成冠”升级发展、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等重大开放平台建设,发挥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南宁国际商事法庭、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东盟庭审中心等平台作用,深化与东盟国家在法治领域的务实合作,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提供坚实法治保障。依托中国—东盟大法官论坛、中越边界省份法院研讨会等平台渠道,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对外宣传阐释工作,助力中国法治不断扩大在东盟乃至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

  (三)厚植生态文明强区建设的法治根基。习近平总书记称赞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要求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依法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海湿地系统治理,运用法治手段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出台实施红树林资源保护条例、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6部地方性法规、20余个地方环境标准规范,推进崇左市白头叶猴栖息地、环江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罗城旅游资源保护开发等保护性立法,加强漓江、西江和北部湾等重点流域和海域的协同治理,2022年广西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5.1%,地表水优良比例达100%、并列全国第一。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整体布局,严格落实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加大落后低效产能淘汰政策执法力度,强化绿色产业、循环经济等方面法规政策支撑,以法治力量助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四)筑牢边疆巩固安宁的法治屏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底线思维,坚决维护国家安全。”⑫广西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进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丰富完善民族政策法规体系,依法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利益,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共同繁荣发展。强化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加强防范各类风险立法,修订完善自治区安全生产条例,研究制定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条例、自建房安全管理条例、地震预警管理条例,依法依规妥善处置各类舆情和公共安全事件,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全面提升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群防群治法治化水平。深入实施固边兴边富民行动,  

  健全完善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合力强边固防机制和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统筹推进反渗透反颠覆反恐怖反分裂斗争,宣传落实好中越陆地边界三个法律文件和有关协议,坚决守好祖国“南大门”。

  (五)扎紧清廉广西建设的法治藩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⑬。我们大力弘扬法治精神,持续释放法治反腐综合效能,把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贯穿到反腐败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在依法履职、纪法贯通、法法衔接、行使职权和完善配套法规制度上下功夫,不断提高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水平,保障反腐败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行稳致远。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健全完善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机制,加强对重大法治问题的法治督察,推动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的观念,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格依照法定权限、规则、程序开展工作。牢牢把握法治专门队伍鲜明的政治属性、职业特性,大力推进法治专门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教育引导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自觉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作者: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全文
搜索

关注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关注
微博

关注官方微博

网络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