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系统:
用户名: 密码: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位置: 首页 》学会动态
咨询中心课题组赴北京市公益法律服务促进会调研

时间:2017-09-06   来源:中国法律咨询中心  责任编辑:elite

  8月28日,中国法律咨询中心副主任任伊珊、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原副庭长马迎新、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陈杭平、中国法律咨询中心项目主任包一明等一行8人,赴北京市公益法律服务促进会就中国法学会重点委托课题“社会第三方化解涉诉信访实证研究”开展调研。促进会副会长王越宏、秘书长王春霞、社会工作部部长赵小静、业务指导部部长周宝筠等参加座谈。

8月28日,“社会第三方化解涉诉信访实证研究”课题调研座谈会召开

中国法律咨询中心副主任任伊珊介绍课题相关情况

  任伊珊副主任介绍了调研的背景和来意。2014年8月,最高法院委托中国法学会,由中国法律咨询中心组织选派法学专家、律师赴最高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为来访群众免费提供法律咨询。工作开展三年来,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效果。最高法院先后两次与咨询中心举行志愿专家工作的签约仪式,周强院长和姜伟副院长先后莅临参会,并对这项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受中国法学会委托,咨询中心负责组织开展了《社会第三方化解涉诉信访实证研究》重点委托课题,旨在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社会第三方诉讼服务模式,供中央有关部门决策参考。咨询中心课题组先后赴北京市高院、北京市律协等单位座谈调研。任伊珊表示,北京市公益法律服务促进会作为第三方在参与北京市化解涉法涉诉信访方面有着较为成熟的工作模式,取得了很好的工作效果。本次座谈调研,就是来交流、学习借鉴促进会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公益法律服务促进会王越宏副会长介绍情况

  王越宏副会长在座谈会上介绍,在北京市委政法委的领导和支持下,2015年9月成立了北京市公益法律服务与研究中心(后升级为公益法律服务促进会),主要职责是统筹组织社会力量全面参与涉法涉诉信访工作,中心作为协调枢纽,全面对接北京市公检法司的涉诉信访案件。从效果来看,以第三方作为化解涉诉信访的重要窗口,在引导当事人理性表达诉求,帮助信访人维护自身权益,促进矛盾纠纷化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心建立了“156”工作机制,即一个“第三方社会力量公益法律服务平台”;由法学家、律师、人民调解员、心理咨询师和社会知名人士组成的五大人才库;包括人才选聘、人才激励、工作衔接配合、工作保障、第三方工作机制、公益法律服务组织联动等在内的六项工作机制。王越宏表示,公益无偿的法律咨询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促进会也组织各方力量集中化解、终结了一批案件,并发现了一件存疑案件,已成功启动再审程序。下一步,促进会还将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工作人员经费保障,不断提高化解疑难案件的能力和工作效果。

  “社会第三方化解涉诉信访实证研究”课题已于2017年3月召开课题启动会,目前正在公开征集国内社会第三方与法院合作开展参与诉讼服务、化解矛盾有关工作(包括律师代理申诉)的情况介绍、规范文件、调研报告、统计数据及成功经验等。课题组已赴最高法院立案庭、北京市高院和北京市律协等单位调研座谈,采用重点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多渠道汇集了大量数据和先进经验。

全文
搜索

关注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关注
微博

关注官方微博

网络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