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系统:
用户名: 密码: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位置: 首页 》学会动态
咨询中心课题组赴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调研

时间:2017-08-04   来源:咨询中心  责任编辑:elite

  8月2日,中国法律咨询中心副主任任伊珊、中国法律咨询中心原主任赵晓谦、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原副庭长马迎新、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陈杭平、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刘君博、中国法律咨询中心项目主任包一明等一行8人,赴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就中国法学会重点委托课题“社会第三方化解涉诉信访实证研究”开展调研。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申诉审查庭庭长杭涛、立案庭庭长杨艳、立案庭副庭长张华、法官范琳、高楠参加了调研座谈会。

8月2日,“社会第三方化解涉诉信访实证研究”课题调研座谈会召开

中国法律咨询中心副主任任伊珊介绍课题相关情况

  任伊珊副主任首先向北京市高院对本次课题的重视和支持表示感谢。任伊珊介绍,最高法院诉讼服务志愿专家工作是中国法学会受最高人民法院委托,由中国法律咨询中心组织、选聘法学专家、律师参与构建多元化解矛盾的诉讼服务新模式。2016年和2017年,最高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与中国法律咨询中心分别举行签约和续聘仪式,周强院长和姜伟副院长均莅临参会,为志愿专家颁发证书,并对这项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目前,各地法学会与人民法院共建诉讼服务志愿专家机制已列入《中国法学会改革方案》和省级法学会工作年度考核项目,咨询中心与最高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的合作模式已逐步在全国范围进行推广。为及时总结经验,深化工作成效,中国法学会委托中国法律咨询中心组织实施了重点委托课题《社会第三方化解涉诉信访实证研究》,旨在对目前社会第三方参与矛盾化解的有关工作进行实证分析,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社会第三方诉讼服务模式,供中央有关部门决策参考。任伊珊表示,北京市高院组织开展第三方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已经多年,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本次来座谈调研,就是来学习和借鉴“北京模式”。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申诉审查庭杭涛庭长介绍情况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立案庭杨艳庭长介绍情况

  杭涛庭长首先向课题组介绍了北京市高院近年来涉诉信访的相关情况,并介绍了以三级法院同时进驻、同时接待、同时甄别、同时答复为特色,引入法律专家、律师和心理咨询师等第三方在案件化解、监督、评查和终结各环节参与矛盾纠纷化解的“北京模式”,杭涛表示,北京模式实施以来,社会第三方地位中立、超脱,工作认真负责,以专业知识对来访群众释法明理,矛盾化解效果显著,获得了群众的广泛认可。杨艳庭长向课题组介绍了北京市高院开展律师代理申诉制度的实施情况以及第三方参与诉前调解的相关情况。杨艳表示,从诉讼的客观规律和实际经验来看,相较于后端进行矛盾纠纷的化解,第三方在前端将容易引发信访纠纷的案件直接调解,化解矛盾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司法成本更低。调研会上,双方还就涉诉信访与司法救助的衔接、第三方评查案件以及律师代理申诉制度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咨询中心原主任赵晓谦主张应当设立激励机制,增加第三方参与案件矛盾纠纷化解的积极性与能动性,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原副庭长马迎新介绍了我国法院开展涉诉信访工作的过往经验。

  “社会第三方化解涉诉信访实证研究”课题已于2017年3月召开课题启动会,目前正在公开征集国内社会第三方与法院合作开展参与诉讼服务、化解矛盾有关工作(包括律师代理申诉)的情况介绍、规范文件、调研报告、统计数据及成功经验等。课题组已赴最高法院立案庭、北京市律协等单位调研座谈,采用重点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多渠道汇集了大量数据和先进经验,确保本次课题按照既定部署有序进行。

全文
搜索

关注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关注
微博

关注官方微博

网络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