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28 来源:河南省法学会 责任编辑:
1月9日,河南省辖市法学会研究会建设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
为了交流学习好的经验做法,进一步推进河南省辖市法学会研究会建设,提升全省法学研究能力水平,1月9日,河南省辖市法学会研究会建设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会上,郑州、新乡、许昌、南阳、三门峡五市法学会分别介绍各自的经验做法,对探索研究会建设的特点、规律和方法提供了有益参考。
郑州
突出特色服务法治建设
郑州市法学会先后成立了宪法法理学、民法学、行政法学等12个研究会。各研究会坚持强基固本加强自身建设,突出特色服务法治郑州。
郑州市法学会把研究会党的建设作为研究会建设的根本保障,在12个研究会分别成立了党支部。各研究会党支部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各研究会负责人作为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主体责任,确保研究会在政治方向和意识形态方面不出问题。各研究会始终把保持和增强自身的政治性放在首位,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着力提升对研究会的服务和管理水平,郑州市法学会建立学会领导分工联系研究会制度,研究会工作沟通、指导制度,以及研究会学习制度、会议制度、党员教育管理等制度。各研究会围绕政法、维稳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突出特色服务,着力开展应用型、实务性研究,先后完成新形势下群体性事件处置与防范研究等20余项法学研究课题。积极参与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中国法学家论坛等活动,发表专业论文200余篇。法律文书研究会参与最高法院《关于处理征地拆迁纠纷中法院职能定位问题》的重点课题调研,形成了高质量的调查报告,受到了最高法院的肯定。工商法学研究会积极为立法建言献策,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征求《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等修订意见期间,提出修改意见20余条。郑州市法学会及所属各研究会结合政法工作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召开专题研讨会,为促进法学理论向政法实践转化发挥了指导作用,为服务法治郑州建设作出了贡献。
新乡
强化政治引领促进研究成果转化
新乡市法学会现有学科研究会12个,理事会成员1352人。各研究会始终坚持落实政治引领责任,推动各项工作创新发展。
针对省辖市法学会研究会怎么建、建多少合适、建哪些研究会的问题,新乡市组织开展了广泛调查,征求各方面意见,于2015年12月出台了《新乡市法学会研究会建设指导意见》,对研究会成立的基本原则和目标、阶段等作了安排。在研究会的建设中,注重发挥会长单位示范引领作用,采取因势利导支持帮助建立研究会、破解难题督促指导建立研究会等方式加强研究会建设。研究会建立后重视研究会制度建设,建立学术研讨机制、人员动态管理机制、院校与政法部门学术研讨合作机制等。工作中,市法学会加强对研究会课题、论坛主题审查,突出研究主题的政治引领。对研究会的论坛主题、年度课题,坚持在研究会党支部领导下拟定,然后报经市法学会审查确定。一方面,确保研究主题必须紧贴当地中心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另一方面,切实解决理论研究与法律实践“两张皮”问题,促进研究成果转化,助推中心工作开展。近年来新乡市法学会多次组织律师学研究会、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研究会等参与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先后参与20余个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产生了良好的效果。新乡市法学会还通过组织举办论坛和研究会议、参与各种学术研讨会等措施推动研究会工作。去年以来,民商法学研究会、市农业与农村法治研究会等,举办各种研讨活动12次,共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文章36篇,申报立项地厅级以上科研项目4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5部,获得地厅级科研奖励41项。
许昌
打造服务地方法治实践的主力军和专家库
许昌市相继建成刑法学、律师学、刑事诉讼法学、民商法学、行政法学、婚姻家庭法学和破产法7个研究会,为繁荣法学研究、建设法治许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许昌市把专业研究会建设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重要力量,坚持以立足地方、研究地方、服务地方为原则,紧扣发展需求,突出问题导向,着力构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研究会体系。为支持许昌市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针对困扰企业的法律问题,律师学研究会主动作为,引导广大律师积极参与,为企业纾困解难,并协助市中级法院制定并出台了《许昌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十五条措施》,先后帮助95家民营企业解除查封,化解企业担保链风险,使其恢复正常生产经营。为规范企业破产重整,破产法研究会先后召开3次专题会议,促进民营企业实现重生,参与成立破产重整专案组16个,积极推动企业改革。为服务扫黑除恶工作,市法学会从各研究会抽调20名法律专家,组建了许昌市扫黑除恶专家团,开展疑难案件研讨,为专项斗争建言献策,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撑。发挥研究会作用,关键在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许昌市法学会注重从平台搭建入手,筛选出100名思想政治素质高、法律专业能力强、办案经验丰富的法学和法律工作者组建了“许昌市法学会法学法律人才智库”,从“人才库”中挑选了15名专家推荐为市委法律顾问或专家团成员。市法学会与市人大建立联系机制,推荐研究会法律专家进入市人大立法咨询专家团,积极发挥研究会“智囊团”作用,参与许昌市立法规划的研究以及条例的咨询、论证等工作。去年以来,各研究会共提供法律咨询近8000人次,协助受理法律援助案件300余起,调解矛盾纠纷700多宗,参与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化解60余件。
南阳
致力法学研究基层化、实用化
南阳市法学会致力法学研究基层化、实用化,创新实施研究会建设,扎实做到接地气、更直接、保实用、有实效,有力助推了法学会的全面发展。相继设立了法学教育、民商法学、行政法学、经济法学、诉讼法学、警察法学、律师学等7个专业学科研究会。
为强化研究会研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南阳市法学会搭建各种平台载体,全力服务地方工作大局。一是服务地方立法实践。行政法学研究会积极参与《南阳白河水系保护条例》《南阳市城市绿化条例》《南阳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草案)》及法治南阳建设课题的调研和起草、修改、咨询、论证工作,建议和意见得到了市人大、政协的重视并采用。二是组织参与各种学术交流。各研究会积极参与“中国法学家论坛”“中部崛起法治论坛”等。同时,发挥南阳法学家集中优势,打造“豫鄂陕三边区域法治论坛”“张释之法治思想与地方政府依法治理高端研讨会”“法治南阳建设高端论坛”三大法学交流平台,组织各研究会为法治南阳建设保驾护航。三是组建南阳法治智库。依托南阳籍法学大家和7个学科研究会组建70人的南阳法治智库,紧扣党委政府重大决策和重要部署,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从法治的角度进行研究。四是创新探索“校地”建设模式。探索与西南政法大学等高校的长效合作机制,推动各研究会法学研究与法治实践有效对接,努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法治人才。五是组织会员撰写论著承担课题。南阳市各研究会会员在《政治与法律》《中国出版》《人民论坛》等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50余部,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700余篇。其中,经济法学研究会会员肖新征撰写的《法治视角下法官履职保障问题研究》荣获第十届中国法学家论坛征文一等奖。
三门峡
开展区域法学研究助推区域法治建设
目前连续举办了9届的“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区域法治论坛”,已经成为三门峡市法学会的一张工作名片,成为较有影响力的跨省区法治论坛,对聚合金三角区域法学法律资源、繁荣区域法学研究、促进区域法治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法学会工作的永恒主线。从2010年首届论坛“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平安和谐”,到2015年“加强区域法治一体化,促进平安黄河金三角”,再到去年“转型创新发展法治保障研究”,每届论坛主题的选定都是多方讨论、慎重选择的结果。主题紧贴时代要求、紧扣地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增强法学研究的针对性,保障论坛的社会效果。为充分调动三省四市法学法律工作者的积极性并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撰写高质量的论文,第九届论坛从去年5月份就下发了论文征集的通知,征集时限长达3个月。之后邀请专家进行严格、公正的评选,从而确保评选表彰的论文从选题立意、专业水准、实践意义、结构文字等方面都具有比较高的质量。一场大型活动只有组织服务细之又细,才能保证办会的质量。为此,三门峡市法学会精心安排,抽调人员组成材料协调、接待保障、会务通知等小组,从总体协调、会场布置、住宿安排、报到接待、联络接站、车辆统筹、实地观摩、安全保卫、医疗服务、会务通知、宣传报道等全过程、各环节进行详细安排,尤其注重对细节的考虑,确保了论坛质量。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增强论坛吸引力。在做好论坛领导致辞讲话、论文发言点评、实地考察观摩等传统环节的同时,几届论坛不断推陈出新。第九届论坛特邀人民法治杂志社派出由10余名专业人员和两辆直播车组成的视频图片直播团队,对论坛全程进行现场直播,网友可以实时互动,有力拓展了论坛的社会影响力。参与的广度影响着论坛的深度。举办的每届论坛,都尽量多地邀请相关领域和部门的人员参加。第九届论坛,特邀了中国行为法学会副秘书长陈惊天、河南省法学会副会长谢德安等多位领导同志出席,省内10个兄弟市法学会14名同仁与会观摩指导,有效提升了论坛影响力,增强了工作凝聚力。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