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6-13 来源: 责任编辑:att2014
找准工作着力点 充分发挥法学会职能优势
河北省石家庄市法学会
近年来,我市法学会大力推进组织体系和机制建设,夯实工作基础。2015年,全石家庄市21个县(市、区) 实现了法学会组织机构全覆盖,每个县(市、区)配备3-5名专兼职人员。2016年,市法学会完成第六届换届工作,配备专职工作人员4名,并组建了社会法学、环境保护法学、道路交通安全法3个学科研究会。个人会员2031名,团体会员10个,建立了市法学会“专家智库”,并与省法学会“河北法治智库”建立共享机制,为服务法治石家庄建设走上快车道搭建了平台。
我们始终坚持把对法学法律工作者的政治引领作为工作硬性指标。2016年10月,市法学会率先在全省建立了市级法学会党组织,积极推动全市21个县(市、区)法学会分别与当地党委政法委建立“联建党支部”,并于2016年底实现了党组织全覆盖。为规范党组织建设,建立健全了党支部《工作制度》、《会议制度》、《学习制度》和《党员培训制度》,确保法学会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工作中,我们坚持“立足当地、研究当地、服务当地”,找准工作着力点,充分发挥职能优势,自觉把法学研究成果转化运用到工作实践中,服务到社会经济社会发展中,主动为地方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建言献策。
一、以主动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着力点,为政府依法行政提供决策参考
我们利用“专家智库”,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第三方参与决策、参与评估的优势作用,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科学决策全力服务,从源头上降低防控社会风险。坚持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重大决策、重大项目推进实施的刚性门槛和前置手段,成立了第三方评估机构和“稳评专家库”,会同石家庄市维稳办、发改委等部门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完善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实施意见》,出台了各系统风险评估办法。2015年以来,我们先后组织智库专家70余名参与了石家庄市地铁、京港澳高速石家庄段等25个省重点项目和棉一搬迁等81个市重点项目的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特别是针对石家庄常山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棉一分公司转型搬迁项目,市法学会根据职工与企业矛盾突出,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专家评定为高风险,会同市维稳办等部门对该项目及时作出延迟搬迁的风险预警提示,市政府及时采纳意见,对搬迁工作进行延迟推进长达半年之久,期间,又组织专家协助调解,有效防止了不稳定事件的发生。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先后组织智库专家参与涉及综治、环保、网监等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项目21个,参与市人大立法修改24件,参与市政府研究制定《石家庄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意见》、《石家庄市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实施意见》规范性文件28件,提出科学合理化意见和建议120余条。特别是针对石家庄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我们积极协调8名省法学会“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研究会”专家参与,研究制定了《石家庄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并于2016年11月经石家庄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并实施。
二、以主动服务当地法治实践为着力点,破解政法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
我们紧紧在围绕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中突显的司法实务问题,组织智库专家参与破解突显难题。一是面对立案登记制改革后法院系统“案多人少”问题,参与司法实务研讨。组织专家在全市法院探索实施刑事案件“轻刑快判”机制,得到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高度评价,并作出了“在全国推广石家庄经验”的批示。二是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执行难”问题,组织专家参与了执行难研讨,会同法院制定了石家庄市法院系统《关于利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实施意见》,有效地推进了解决执行积累案件。三是围绕“执法不严、司法不公”问题,我们充分发挥法学会服务监督作用。两年多来,组织有关专家积极参与执法司法案件评查12次,评查案件400余件,为其中96件疑难复杂案件提出了高质量的评查意见,促成了案结事了;提出执法司法意见建议68条。
三、以主动服务社会治理创新为着力点,参与探索社会管理新模式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要求,我们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积极主动组织专家会员把加强和改进社会综合治理创新作为重大研究课题,配合石家庄综治办探索社会管理新模式。一是积极配合市综治办等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学者参与新兴业态和重点行业安全管理。积极配合探索推进寄递物流安全管理新模式,即“石家庄模式”,在每个寄递环节加强安全管理,增加检测设备,大力开展“驿路平安”工程,得到了中央和省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二是主动配合、探索参与对社会特殊人群——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服务管理,推动实施了社会心理服务“绿丝带”工程,对病人家属一年内管理不出问题的奖励,较好破解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难题;三是主动配合、参与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以我市被确定为全国公共安全视频建设联网应用示范市为契机,为全市推进“雪亮工程”和综治互联网以及网上协同办案等方面一些关键要素的落实提供法治保障。
四、以主动服务广大群众为着力点,合力解决社会矛盾纠纷
围绕构建社会矛盾多元化解机制,我们组织有关专家积极参与接访约访、诉调对接以及重大疑难行政复议、行政应诉案件办理,解决了一大批疑难复杂矛盾纠纷问题。一是市法学会在去年协调团体会员单位——市仲裁委在市司法局设立了仲裁工作室,在市区基层法院设立了诉前调解工作室,选派15名工作人员入驻调解,截止去年底,共办理诉前调解案件1500余件,在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二是积极协调专家参与群众疑难纠纷。组织法学专家参与省、市电视台联合开办的《帮大哥》、《调解》、《法律视界》等专栏节目,尤其是“帮大哥”被《河北农民频道》制作成民事调解栏目,在深入社区、农村、企业为基层群众解决百余件各类疑难、家事等矛盾纠纷,已经成为当地响亮“品牌”,深受百姓喜爱。三是积极向基层群众宣法、释法。我们建立了市法学会微信群和公众号,累计向社会发布推送法治宣传信息2万余条,点击量达到9万多人次,收到良好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