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6-28 来源:《中国法律年鉴》社(网络中心)编辑部 责任编辑:att2014
八、关于法治宣传、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
(一)法治宣传
——扎实推进“七五”普法规划。3月,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印发《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关于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关于加强民法总则学习宣传的通知》。5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主题法治宣传实践活动的意见》,在人民大会堂连续举办3场中央国家机关系列法治讲座,直接收听观众达2200多人。8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和全国普法办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党内法规学习宣传的通知》,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七五”普法规划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意见》。8月,举办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培训班,来自全国的相关工作人员150余人参加培训。举办全国残疾人权益保障法律知识网络竞赛活动、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专题晚会等活动。组织开展第四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和第七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先进单位评选。
——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意见》。9月,司法部印发司法行政系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把普法融入司法行政各项业务中。9月,建立由司法部牵头的共16家单位和部门参加的落实普法责任制部际联席会议制度。10月,落实普法责任制部际联席会议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12月,司法部、全国普法办会同最高人民法院举行落实普法责任制部际联席会议成员旁听庭审活动。
——开展“12·4”国家宪法日系列宣传活动。7月,组织开展“我与宪法”微视频征集展播活动,征集作品1.2万件。11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印发《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关于开展2017年“12·4”国家宪法日集中宣传活动的通知》,部署主题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宪法权威”系列宪法宣传活动。1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教育部、司法部等召开“加强宪法教育、普及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为主题的“12·4”国家宪法日座谈会,司法部、全国普法办、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国家宪法日特别节目“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 CCTV 2017年度法治人物颁奖礼”,教育部、司法部组织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晨读宪法”活动,公布“我与宪法”优秀微视频作品征集展播活动获奖作品。各地区、各部门紧紧围绕活动主题,紧密结合实际,确定宣传重点,创新宣传形式,开展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学习宣传宪法活动。
——充分运用新媒体开展普法。6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司法部联合在人民网举办了3场《民法总则》学习宣传系列网上谈,参与人数达200多万人次。8月,《名家谈·中华法文化》视频公开课在“中国普法”微信公众号、微博、客户端和中国普法网专题节目推出,以中华法系为纲,以东方哲学为魂,讲述中华法文化,共100期。截至2017年底,共播出20期,近400万人次收看。开展第十四届全国法治动漫微电影征集展播(映)活动,收到各类作品约4000件。组织第十一届全国百家网站、微信公众号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开展“砥砺奋进的五年·司法行政故事”主题宣传活动,推荐62名“最美普法人”候选人,开展网上展播。“中国普法”微信公众号粉丝人数首次突破百万大关,达到110万,年阅读量3000万,稳居全国政法类微信公众号首位。“中国普法”官方微博粉丝总人数达366.1万,发文总条数4.2万。“中国普法”手机客户端平台总订阅人数达171.6万,发文总条数1.2万。
——精心组织“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活动。2017年,“双百”活动以“以习近平总书记法治思想为指导,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为重大宣讲主题,以“坚持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相统一”“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20年的伟大实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创新发展”“发挥法治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互联网背景下社会治理的若干重要法律问题”“《民法总则》的颁行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6个方面为重点宣讲主题,组织宣讲报告会。全国各地共举办“双百”报告会5689场,直接听众达171万余人次。
——继续开展“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2017年,“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共组织法治宣传活动64.5万场次,发放普法材料3680多万册(页),法律服务39.1万多场次,受教育群众达6500多万人,覆盖全国2585个县(市、区)。
(二)法学教育
——“双一流”评估体系的建立对法学教育长远发展产生深远影响。1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改革委联合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9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改革委联合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10月,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双一流”评估体系的建立,开启了我国高等教育包括法学教育在内的建设新征程,引导包括法学教育在内的高等教育分成不同的层次和阶梯,对于进一步构建科学、系统的中国特色法学教育体系影响深远。
——法学教育资源失衡局面改善。2017年,我国高等法学教育规模不断发展与壮大,高校法学学科教育的实力与水平不断提升,全国新增近80个法学博士点、硕士点。新增的法学博士点、硕士点兼顾我国西北、西南等地区,尤其是贵州大学新设一级博士点,打破了该地区法学一级博士点长期为零的局面,法学教育资源分布更加科学、更加合理。
——实践法学教育发展深化。2017年,高等学校与法律实务部门人员互聘的“双千计划”全面铺开,247位法律实务部门专家、227位高校教师入选2017年度高等学校与法律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双千计划”。
——与“一带一路”相关的国际教育合作增强。2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和新加坡国立大学法学院共同主办第五届“亚洲法学院院长论坛”。11月,由新丝路法学院联盟主办、武汉大学法学院承办的“新丝路法学院联盟2017年年会暨法学教育改革国际研讨会”在武汉大学法学院开幕。12月,以“‘一带一路’战略下法科学生成长机遇与挑战应对”为主题的首届“一带一路”高校法科学生论坛在中国政法大学举行,并成立了“一带一路”高校法科学生联盟。
(三)法学研究
——深入系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2017年,法学界举办会议、成立机构,深入系统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中国法学会董必武法学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会2017年年会系统回顾了十八大以来法治建设成就,把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形成作为十八大以来我国法治建设最重要的成就;光明日报社和中国政法大学联合主办“法治中国论坛”,讨论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举办会议,研讨了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思想;中国政法大学成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研究院。
2017年,法学界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政法大学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和十九大报告,围绕构建中国特色法学体系的意义、内容,构建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的原则和路径,法治人才培养方式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新时代法治建设新征程的引领作用等主题开展研究。同时,部分专家学者对十九大报告进行了法学解读,分析了其对法治建设的理论创新意义和实践引领作用;在具体法治领域,研究了习近平国际法治思想、习近平互联网法治思想、习近平社会治理法治思想、习近平文物事业法治思想等内容。
——立法研究与宏观地方法治研究更加深化。2017年,我国法学研究围绕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积极参与立法规划和重点领域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第一,宪法修改研究工作卓有成效。2017年,法学界通过多次召开宪法修改主题会议,深入开展相关调查研究,为宪法修改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和条件,保障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成为宪法规定。第二,监察法的立法及监察体制改革研究工作成果显著。2017年,法学界多次召开监察法立法研讨会及咨询会,对监察法的条文、框架、内容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对监察体制的构成、环节、运转等进行了具体的设计,为监察法的出台和监察体制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参考和推动作用。第三,关于法院、检察院相关立法修改研究工作大量展开。2017年,法学界在充分总结司法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对修改法官法、检察官法、律师法等相关法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论证,促进司法改革的成果及时用法律的形式加以固定,促进司法层面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
——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新兴法治领域研究日益活跃。4月,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和腾讯研究院共同主办的“2017人工智能:技术、伦理与法律”研讨会在北京召开。9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未来法治研究院成立,致力于研究网络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宪法解释、互联网规制与治理、互联网刑法教义学、科技驱动型金融监管、网络著作权、信息技术系统兼容性相关知识产权限制、数据权利、大数据辅助量刑等领域。9月,以“大数据云计算背景下的法治社会建设”为主题的第十二届“东北法治论坛”在内蒙古举行。11月,中国政法大学主办以“大数据、新增长点、新动能、新秩序”为主题的新时代大数据法治峰会,同时发布《中国大数据法治发展报告(2017)》。12月,“2017人工智能与法律的未来”高峰论坛在深圳举办。
——法学各学科研究聚焦重点热点问题。宪法学围绕宪法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展开研究。法理学结合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以“信息时代的法律与法治”为中心进行了创新性探索。行政法学围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与监察立法”“城市治理与行政法”等重点国家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民法学以“民法总则的解释适用与民法典分则编纂”为重心展开研究。知识产权法学以“全球化背景下的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发展”为主题开展研究。经济法学以“新经济、新常态与经济法”为研讨主题展开讨论。商法学围绕民法典分则各编编纂与商事法律制度建设的关系展开研讨。刑事诉讼法学以“司法改革背景下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为主题展开深入研讨。社会法学围绕“灵活与安全原则下社会法的发展及挑战”主题开展研讨。刑法学以“时代变迁与刑法现代化”为主要研究方向进行研究。国际法学以“变革时代与国际法发展中我国的贡献”为主题进行研究。立法学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法理论与实践创新”为中心进行了深入研究。中国法制史围绕中国传统司法的价值理念、中国传统司法的原则特点、中国传统司法的批判继承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外国法制史以中西法律文化交流的轨迹为重点进行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