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08-14 来源:法学期刊研究会 责任编辑:admin
2013年7月25日,由中国法学期刊研究会主办,辽宁大学法学院承办,《辽宁大学学报》编辑部、北大法律信息网——北大法宝协办的“中国法学期刊研究会2013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辽宁大厦隆重举行。本次会议受到辽宁省法学会和辽宁大学党委的重视。辽宁省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国长青和辽宁大学党委副书记于健莅临本会。来自全国近百家主要法学期刊代表以及辽宁大学法学院师生160多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上午大会共分四个阶段。
大会第一阶段:开幕式
开幕式由中国法学期刊研究会副会长梁根林主持。首先,辽宁大学党委副书记于健代表辽宁大学全体师生,向远道而来的各位学者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向本次大会的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于书记介绍了辽宁大学的基本情况。辽宁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设有25个学院。建校65年来,学校已培养各类学生15万余人。法学院是我校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第一方阵中的重要成员。于书记期待各位专家围绕会议主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共同维护学术声誉并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
辽宁省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国长青代表辽宁省法学会对本次会议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与会代表表示真诚的欢迎。辽宁大学法学院为辽宁省法学会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这次会议由辽宁大学法学院承办,是对于辽宁大学法学院的信任,也是辽宁省法学会难得的学习机会。特别期待本次会议取得高端研究成果,引领优良学术风尚。最后,衷心祝愿本次会议圆满成功。
中国法学期刊研究会会长张新宝在致辞中,首先,感谢辽宁大学领导、法学院领导及各位师生的热情款待。张会长明确了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颁发三个奖;研讨“法学期刊如何抵制学术不端行为、防范学术失范行为”;对学术论文的规范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希望通过本次会议,加强各个期刊之间、期刊与法学院之间的联系,为法学理论的发展,为学术推进做出贡献!
开幕式后与会代表集体合影留念。
大会第二阶段:中国法学期刊研究会常务理事年度工作报告。
本阶段会议由梁根林副会长主持。朱广新秘书长作了题为《中国法学期刊研究会2012—2013年度常务理事工作报告》,报告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了2012-2013年度的工作。该年度研究会主要做了五项工作:召开研究会会长会议,研讨“学术不端行为的规制”,准备草案;组织实施法学期刊编辑奖评选工作;确定2013年会主题;组织中国法学杂志社编辑对去年年会的主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常委理事会组团到台湾进行法学期刊办刊经验交流。
第二部分:本次年会的准备工作。本次年会的召开得到了辽宁大学法学院的大力支持,佟连发院长、杨松书记、马海天主任在时间、地点的选择上,接站和食宿的安排上做了大量细致入微的工作,对辽宁大学法学院师生表示感谢,同时感谢辽大学报编辑部和北大法律信息网。
第三部分:未来的工作安排。开展1-2次小型研讨会;第一时间通过中国法学期刊网公布研究会信息;研究会新任常务理事、理事的更换;2014年年会将由甘肃政法学院承办;进一步加强对外交流。
大会以鼓掌的形式通过了朱广新秘书长的工作报告。
大会第三阶段: 颁发法学编辑奖。
本阶段会议由黄文艺副会长主持,朱大旗副会长代表研究会宣读《中国法学期刊研究会关于颁发法学编辑奖的决定》。
张新宝会长颁发了“法学编辑职业成就奖”。张广兴常务副会长以手机短信的形式发来获奖感言,并委托张新宝会长宣读:这个奖是给予编辑行业的荣誉,我相信我们会得到学术界越来越多的认可与尊敬。这次不仅是奖励也是一种雪中送炭,当编辑是很辛苦的,付出的很多,牺牲的很多而得到的很少,但我们依旧坚持,谢谢值得谢谢的人们。
傅鼎生副会长颁发了“法学编辑优秀人才奖”,该奖获得者获奖感言如下:
李凤梅:编辑工作让我拥有一个敬畏之心,不敢懈怠,我愿意做一个辛勤的、称职的法学编辑。
王青林: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必须要有一颗出世宁静的心,为法学学者守护一片宁静的研究家园。
张芝梅:坚持不懈,继续努力,共同发展。
谢海定:为做一份好期刊作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朱广新:选好文章是做好编辑的第一要务。
赵钢副会长颁发了“法学编辑新锐奖”,该奖获得者获奖感言如下:
冯珏:成就他人,收获自己;规矩自己,方圆他人;严于律己。
幸颜静:专家才是我们的榜样和前行的目标。
李富民:法学编辑不是一个简单重复性的劳动,而是一个独立创造性的劳动,法学编辑没有理由妄自菲薄,我们应当更加珍惜热爱自己的工作,为文化传播贡献自己的力量。
耿卓:学习,跟上时代步伐;奉献,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服务,服务学者、服务学术建设。
徐雨衡:清华法学的编辑同事们用自己的生命、身体健康、学术品格抵制学术不端、学术失范行为,好的杂志应该有张力和包容力。因为付出所以热爱,因为热爱所以感恩。
大会第四阶段:主题报告。
本阶段会议由辽宁大学法学院杨松教授主持。
(一)梁根林副会长(《中外法学》杂志主编)发言
首先,他提出目前法学研究者背负着三座大山:一是量化管理体制;二是学术评价体制;三是学术创新机制。并介绍了《中外法学》杂志为实质性推进学术研究所作出的新尝试。
其次,他以刑法学术论文为例,提出学术论文写作所涉八个方面问题:空间范畴;从过去的立法导向到解释论导向的转变;知识转型;超越法条注释向体系化转型;精细化;去意识形态化;方法论意识的崛起;重视学术批评。
再次,他提出了学术论文的五个研究范畴:学术范式和学术传统;范式转移和学术创新;体系与教义;问题与技能;逻辑与方法。
第四,他提出十个问题:学术论文生产批量化;学术论文译文化;学术表达娱乐化;法教义学的本土化;缺乏真正的中国问题意识;重理论建构,轻实践关怀;立法思维和法教义学思维两极化;缺乏真正的学术批评;论文引注失范化;新八股式的论证。
最后,他提出了未来的追求和研究方向:学术研究要求真、求实;高度重视学科基础理论的研究;重视学术融通与交流;坚持学术研究和学术论文的选题;关注学术研究结论的正义、善良和宽容。
(二)傅鼎生副会长(《东方法学》杂志主编)发言
他以“法学期刊同质化”为主题,在总结《东方法学》的创刊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法学理论学术型刊物必须有自己的风格和具体的定位,确定它的读者群、风格特点以及市场化功能。然而新刊物的定位往往不能自主,会受到影响因子的制约。他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这一影响:
首先,针对读者群有两方面问题:一是读者群是专还是杂;二是读者群是否只限于法学研究人员。
其次,刊物个性化,往往会受到影响因子的决定。
最后,刊物市场化与发行量问题,他给予了详细说明。
(三)温世扬教授(《法商研究》杂志常务副主编)发言
他以“法学期刊如何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及学术失范行为”为主题进行了发言。发言主要围绕两方面进行:一是对于学术不端行为与失范行为,法学期刊是否应该有所担当。他认为结论是必须有所担当。二是法学期刊该如何应对此类行为。
严格区分学术不端和学术失范存在一定困难,他在此列举两个问题:一是署名的问题;二是重复发表的问题。同时,温教授提出了相应的措施:首先,最有效的方法是直接退稿。其次,除了个体抵制,联合抵制的方式也值得探讨。最后,通报个人的同时,是否可以通报单位值得进一步探讨。
(四)李辉常务理事(《法学杂志》副主编)发言
她首先介绍了《法学杂志》的基本情况,提出目前期刊面临的两大问题:文章质量问题,经费制约发展问题。对此,她提出如下措施:第一,采取“增分子,减分母”,提高文章质量,减少文章数量,实行匿名制选文。加强策划,除保持青年法学及改革与实践两个特色板块外,根据共同的话题,专家各抒己见,形成真正的专题。第二,《法学杂志》争取到一些经费,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机遇,为编辑提高文件的质量,提高自己的能力,掌握学术的前沿动态,提供了可能。通过我们的努力,争取《法学杂志》上一个新的台阶,焕发出新的活力。
2013年7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