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系统:
用户名: 密码:
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位置: 首页 》学会动态
《民主与法制时报》:打造主流深度报道硬品牌

时间:2014-09-12   来源:民主与法制社  责任编辑:admin

  □本报记者 李国生

  《媒体整风进行时》《中国民间对日索赔全记录》《那些涉黑的村干部》《标语中国》……从2014年年初至今,《民主与法制时报》策划推出的一系列深度报道,使该报的影响力迅速提升。

  《民主与法制时报》是中国法学会主管、民主与法制社主办的一张全国性法制周二报。《民主与法制时报》总编辑近日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时说,面对互联网的冲击,去年底以来,报社积极探索主流深度报道新模式,全力打造深度报道硬品牌,即围绕一个问题,做好一个策划,逐步形成了“周周有策划,策划有深度,深度有思辨”的新闻品牌。

  选题策划凸显主流

  翻开2014年出版的《民主与法制时报》,紧紧围绕中央精神策划的深度选题随处可见。如结合当前形势推出的系列反腐报道,其中的《反腐败,用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总结2013年以来中纪委“打老虎”“拍苍蝇”反腐行动的得与失,着重在加强反腐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上进行深度分析;《为政必自廉始——中国历代反腐录》,这组报道梳理了中国历代反腐路径及演进史,从文化角度着重剖析了尚廉反腐是中华传统美德这一重要主题。

  坚持服务大局,宣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是当今媒体的责任与担当。《民主与法制时报》把这份责任与担当作为策划选题的基本定律,报道主流新闻,刊发主流评论,既保障了正确的舆论导向,也提升了报纸在主流读者群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采访报道深入独到

  今年以来,《民主与法制时报》对记者的选题采访提出更深层挖掘、更全面梳理的要求,力争在速度和深度上实现完美结合。

  结合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打击“三假”专项行动,以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部委联合发起的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行动,7月28日,《民主与法制时报》适时推出了《媒体“整风”进行时》策划专题,从打击“三假”、媒体公信力、媒体反腐等不同层面,集中报道这两项行动的战果,并选择纸媒的负面典型《河南青年报》、广电的负面典型央视财经频道原总监郭振玺等进行深入的采访报道。

  《标语中国》的报道把该报坚持“深入”“独到”的特点体现得更为充分。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凝练的时代音符,百年来的“振兴中华”“民主共和”“为人民服务”“改革开放”“科教兴国”“反腐倡廉”“依法治国”等标语耳熟能详。报社从2012年年底就开始策划此选题,今年4月28日报道刊出后,不少读者表示,《民主与法制时报》是第一家围绕“标语”做深度的媒体,报道精炼、精辟、全面,值得珍藏。

  该报记者杜涛欣告诉记者,操作这类稿件获益匪浅,它除了对文字的把握外,还对记者的大局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内容坚持人文关怀

  关注民生是《民主与法制时报》策划报道的另一大亮点。民生题材,就是关注人民群众身边的法律问题,关注他们关心的话题。

  为此,报社先后策划报道了《转基因“白与黑”》《“失独”之困》《信用“卡”在何处》《倾泻的停车场》《春运,中国式迁徙》等一系列关注吃穿住行的话题。

  “关注民生就是关注主流,也能体现媒体践行群众路线的思想,这是报社领导层的一致认识。”《民主与法制时报》记者部主任田雄告诉记者。

  采写民生题材的深度报道,无处不倾注着采编人员的人文关怀。例如,5月26日推出的5个版的《“失独”之困》专题报道,记者面对的都是失去亲人的孤独人群。记者采访中,纷纷放弃了当初的设想,把自己当作受访者的倾诉对象,让他们尽情倾诉……缘于这样一种情感,这组报道在手法上再次进行了新的尝试,即突破传统的新闻叙事套路,大胆合理地借用其他文体的表现手法,注重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切入新闻,将每一篇文章做成能够感动读者的文字。

全文
搜索

关注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关注
微博

关注官方微博

网络
信箱